各有關單位及個人: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將文化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有關精神,匯聚創意設計資源,提升創意設計水平,推動文化創意設計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以促進花都區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增強花都區文化軟實力,中共廣州市花都區委宣傳部發起并指導,由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聯合主辦 “花都杯”2017廣東省文化創意
產品設計大賽?,F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中共廣州市花都區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廣東省商業美術
設計行業協會
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
媒體支持:廣東電視臺、廣州電視臺、南方日報、南方網、廣州花都發布、
今日花都、花都廣播電視臺、網易、騰訊、花都早晨 、《廣東美術與設計》期刊等
二、大賽名稱
“花都杯”2017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三、大賽目的
通過挖掘花都本土文化,匯聚創意設計資源,搭建交流協作平臺,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藝術價值與實用功能、創意設計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文化創意與花都優秀傳統文化的緊密結合,努力提高花都文化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
四、大賽時間
2017年9月——2018年1月
五、參賽對象
國內外文創設計企業、設計公司機構和設計人員、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工藝美術師、手工藝制作工作室、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文化創意設計愛好者均可以單位或個人名義參賽。
六、賽事流程
賽事流程分為四個階段:作品征集、評選評審、頒獎以及展覽、成果轉化。
9月15日,舉辦“2017‘花都杯’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公告,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微信微博等各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報道。
七、作品征集(2017年9月15日—11月15日)
(一)征集方向
設計元素與花都文化的相對精準對接,大賽作品征集圍繞以下三類:
工藝創意設計類、包裝創意設計類、生活用品創意設計類。
1.工藝創意設計類
內容要求:征集花都非遺與創意設計、花都自然人文景觀與創意設計、花都傳統文化元素與創意設計完美結合,具有花都地域特色,新研發的原創作品,突出花都元素,傳播花都故事(包含可用于舉辦各類文化、公益活動的小型紀念品)。
設計參考指引:目前花都非遺項目共有17項,其中國家級1項(廣州灰塑);省級2項(廣州琺瑯、盤古王誕);市級8項(水口燈會、瑞嶺盆景、客家山歌、花縣太平天國人物傳說、釘金繡裙褂制作技藝、洪拳、盤古王傳說、獅嶺黃豆醬制作技藝);區級6項(南獅、粵曲粵劇、王子山傳說,蔡李佛拳、花都利農蒸酒制作技藝、嫁女餅制作技藝)。
花都自然人文景觀:萬達旅游城、花山小鎮、花都碉樓群、資政大夫祠、盤古王、洪秀全故居、九龍湖、芙蓉嶂、王子山、紅山村、塱頭古村、白云機場、汽車城、珠寶小鎮、石頭記礦物園、圓玄道觀、華嚴寺等。
2.包裝創意設計類
內容要求:圍繞花都文創產品、名優特產、旅游紀念品商品等,研發具有花都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的包裝作品,提升產品檔次,助推產業發展。產品包裝包括紙質類、塑料類、金屬類、薄膜類、玻璃類、竹編類、布藝類等。
設計參考指引:花都名優特產有炭步芋頭、京塘蓮藕、石湖蓮藕、楊荷荔枝、李溪石峽龍眼、莘塘紅蜜楊桃、莘田二村蘿卜、花東“獅前雞”、花都臭屁醋、花都咸水角、梯面山水豆腐花、梯面茅輋米、炭步鎮駱村生曬霸王花干等。
花都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包括廣州灰塑、廣州琺瑯、刺繡、皮具、音響、玉雕、石雕、陶藝等。
3.生活用品創意設計類
內容要求:立足花都現有優勢主導產業,突出花都特色和現代消費審美需求,設計研發各類可運用于日常生活的文創衍生品(其中包含根據館藏文物、藝術品資源研發的文博產品、藝術衍生品以及可用于舉辦各類文化、公益活動的小型生活用品),具備人性化和實用性的造型、產品功用與生成工藝的本體、品牌標志與色彩線條的感染、包裝運輸與模塊拆裝的一體性,實現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設計參考指引:花都現有優勢主導產業包括汽車、皮革皮具、音響、珠寶等,并將花都非遺、自然人文景觀、名優特色、民間工藝等花都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各類日常生活用品的創意設計。
(二)作品要求
參賽作品既可以是實物作品,也可以是設計方案;既可以是單件,也可以是系列作品。參賽作品須符合本次大賽的主題和征集方向,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原創作品,參賽者須保證對其參賽作品擁有完全充分的知識產權,不存在知識產權侵權或任何其他侵權行為。凡曾經參加過同類活動并獲獎的作品不予評獎。
(1)所有參賽作品應提交設計效果圖,版面尺寸統一為A3紙彩色打印及電子版一份,提供至少3-5張不同角度彩色效果圖,包含主題闡釋、效果圖、必要的結構圖、基本外觀尺寸圖及設計說明等,從多方位展現作品。
(2)所有參賽作品應附上創作(設計)說明,設計說明包括注明作品產品名稱、主題內容、創意來源、材料材質、制作工藝、生產成本、技術參數等。
(3)參賽作品稿件(圖紙)一律不予退還,請參賽者自行備份。
為保證本次大賽評選的公正性,參賽作品及版面上不得出現作者所在單位、姓名或與作者身份有關的任何圖標、圖形等個人信息資料。
八、評選評審(2017年11月16日—12月31日)
大賽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依據嚴格的評選評審程序和評分標準,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評選評審。評選評審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
1.初賽階段(11月16日—11月25日)
A:作品篩查
由大賽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所有參賽作品按照征集方向要求進行初步篩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參賽作品。
B:初步評選
對設計效果圖進行評選
由大賽專家委員會組織評委現場評選,采用百分制評分的辦法,對參賽作品按類別進行初步評審打分。依據作品得分排名,每一類評出60件入圍的優秀作品。
C:公示
入圍作品的設計效果圖將在大賽指定官網及微信平臺公示一周,如發現非原創作品,經核實由大賽組委會取消其參賽資格和比賽成績。
D:作品展示
所有參賽作品的設計效果圖將在大賽指定官網及微信平臺進行長期公開展示,對行業企業全面開放,搭建設計者與企業合作的平臺。
入圍作品的設計效果圖(每類50件,共150件)設置公眾投票窗口,進行為期一個月(11月26日—12月25日)的公眾投票,有效投票數量作為決賽評審的參考依據。
E:實物或手板或3D源文件制作
?由入圍作品的設計者自行制作實物作品或手板模型或3D源文件提交參加決賽。
由入圍作品的設計者與選中該作品的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制作實物作品或手板模型參加決賽。如獲獎,獎項由設計者和企業根據合作協議共享。入圍作品的設計者也可提供3D源文件參加決賽。
F.對不予配合提供實物或手板模型或3D源文件的,取消入圍資格,所缺名額由對應組別的其他未入圍參賽作品初評最高分者替補入圍
2.決賽階段(12月26日——12月31日)
A:最終評選
對實物作品、手板模型和3D源文件進行評選
由大賽專家委員會組織評委現場評審,采用百分制評分的辦法,對參賽作品按類別進行評審打分。最終按照網絡投票得分占30%、專家評審得分占70%的比例計算參賽作品得分,評選出各類獎項名次。
B:公示
決賽獲獎作品將在大賽指定官網及微信平臺公示一周,如發現非原創作品,經核實由大賽組委會取消其參賽資格和比賽成績。
3.評分比例
(1)設計效果圖(包括3D源文件或手板模型):靈感創意40%,可轉換實物性30%,美觀性20%,物料搭配說明10%;
(2)實物作品:創意轉換50%,制作工藝30%,美觀性15%,物料搭配5%。
九、頒獎及展覽(2018年1月1日—1月20日)
1.在花都區人民政府官網和大賽指定官網及微信平臺其他正式公布獲獎作品。
2.召開新聞發布會,舉辦“2017‘花都杯’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優秀作品展覽開幕式”。
3.舉辦參賽作品及成果轉化展,對獲獎作品、優秀作品、入圍作品進行集中宣傳推廣。
十、成果轉化(2018年1月20日以后)
1.大賽結束后,所有參賽作品的設計效果圖將繼續長期在相關專業網站、微信等線上平臺以及有關專業展覽場館進行展覽與推介,搭建設計者與企業合作的平臺。
2.大賽主辦方將向廣東省重要的商協會及相關文創企業公司重點推薦此次大賽的獲獎作品、優秀作品、入圍作品,推動優秀作品的產業孵化和商業開發,將優秀
設計應用到市場及社會生活中。
3.參賽獲獎作品將納入政府對外文化交流宣傳品和舉辦公益活動宣傳用品的優先選用范圍。
十一、獎項設置
(一)大賽設特等獎1名,獎金30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高級 “ICAD國際商業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二)分別設立工藝創意設計類、包裝創意設計類、生活用品創意設計類金銀銅獎和優秀獎。
1.工藝創意設計類
(1)金獎1名,獎金15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高級“ICAD國際商業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將其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2)銀獎2名,獎金8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一級商業美術設計師”證書,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3)銅獎5名,獎金2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一級商業美術設計師”證書。
(4)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
獎金共計46000元
2.包裝創意設計類
(1)金獎1名,獎金15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高級“ICAD國際商業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將其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2)銀獎2名,獎金8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一級商業美術設計師”證書,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3)銅獎5名,獎金2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一級商業美術設計師”證書。
(4)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
獎金共計46000元
3.生活用品創意設計類
(1)金獎1名,獎金15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高級“ICAD國際商業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將其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2)銀獎2名,獎金8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一級商業美術設計師”證書,列入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專家人才庫。
(3)銅獎5名,獎金2000元;并向獲獎設計者頒發“一級商業美術設計師”證書。
(4)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
入圍獲獎作品同時頒發獲獎證書(由指導單位及主辦單位聯合蓋章);在校學生獲得入圍獎以上的,對其指導老師授予“優秀教師指導獎”證書。(備注:以上獎金均為稅前,獲獎者需自行支付獎金稅金)。
十二、法律事項
(一)所有參賽者必須是參賽作品的合法擁有者,具有著作版權,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參賽作品除必須符合本屆大賽的主題外,必須是原創作品,作品未在報刊、雜志、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表,未參加過其它比賽。如作品發生知識產權糾紛的,主辦方將取消其參賽資格,一切法律后果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二)對于所有的參賽作品,大賽組委會享有對作品進行推介、展示、出版及其他形式的推廣、宣傳等權利,且不需支付報酬,并享有優先使用權及購買權。對參賽作品,除組委會和作者(或參賽企業)授權外,任何單位、個人和第三方不得將本次大賽的作品進行再設計、生產、銷售、宣傳、出版、展覽及其他形式的推廣、宣傳等,否則組委會及作者有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三)參賽作品獲得本次大賽獎勵的,主辦方可委托其生產或另行委托相關(企業)予以生產或制作,產品(作品)設計者應予以配合。
(四)參賽作品的商業化開發使用、成果轉化或知識產權登記、專利申請等具體事宜可另行與相關方簽訂協議。
(五)大賽獎項評定數量視參賽作品質量而定,允許部分獎項空缺;若對獎項結果有任何爭議,一切均以組委會審定結果為準。對于所有獲獎作品,獎金個人所得稅自理。
(六)大賽不承擔任何郵寄方式參賽稿在郵寄過程中的丟失責任。
(七)本活動由大賽組委會負責解釋。
(八)應征者參加本次設計大賽即視為同意以上法律事項。
十三、報名方式及作品提交
本次大賽實行實名投稿制,作者提交作品時,必須填寫大賽報名表,以方便聯絡。每份作品須連同報名表一起打包成一個壓縮文件發送到大賽指定收件電子郵箱。投稿截止時間為2017年11月15日(以電子郵件發送時間或郵戳時間為準)。
(1)電子形式:將報名表連同作品一起發送到大賽指定收件電子郵箱(gdsj001@126.com),郵件名稱注明““花都杯”2017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參賽作品”,附件命名為作者名+作品名+參賽單位(如無則無需填寫)等,并在正文處寫明聯系人、聯系方式等。
(2)郵遞形式:將作品或設計稿寄到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49號七樓716室“花都杯”組委會秘書處(收件人:曾海丹,聯系電話:020-87622088,郵編:(510062),請在信封上注明“花都杯”2017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參賽作品”,并在內附上報名表、作者名、作品名、參賽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等。
投稿人為企業、單位的必須同時提交電子報名表和紙質報名表,紙質報名表須由投稿人在制定位置蓋章后以快遞方式郵寄至大賽指定地點;若截稿后5天主辦方仍未收到紙質報名表的企業、單位,視為無效投稿。
應征者寄送的有關資料、文件恕不退還,請勿提交原作或草稿。
(3)可在協會官網(www.gdsj.org.cn)下載本通知及《報名表》;
(4)所有提交電子文檔的作品須是A3尺寸的版面(高420 mmx297mm,分辨率300dpi,jpg格式)
十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曾海丹、嚴靜怡、李毅
電 話: 020-87622088 87607988 傳 真:020-87607988
郵 箱:gdsj001@126.com 網 址:www.gdsj.org.cn
地 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49號七樓716 “花都杯”組委會辦公室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
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
“花都杯”2017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
2017年9月15日
大賽組委會
組委會主任:
高曉峰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執行會長
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中國總部華南管理中心主任
譚廣諾 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會長
組委會副主任:
駱坤明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秘書長
曾海丹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
李 毅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
仵博儒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副書長
鐘俊輝 大師堂藝術館董事長
劉 飛 廣東培正商學院藝術系主任
熊金紅 聚星旅游商學院董事長
呂芳員 猴賽雷兩岸青創空間董事長
趙玉萍 廣州市明道燈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鄭凱雄 廣東佰樂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大賽專家委員會成員名單
黃 浩 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宣傳部長
柳冠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黎 明 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教授
李明華 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研究員
丁邦清 廣東省廣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官
鄭丹暉 中國民族藝術館藝術總監、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策劃總監
李于昆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金 憓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 授
陳 江 廣州美術學院
工業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黃 迅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尚 華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傳媒學院院長
汪曉曙 廣州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教授
杜羿緯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博士
劉太雷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
劉境奇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陳華鋼 廣東白云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范 明 廣東省商業美術設計行業協會藝術委員顧問、水墨人物畫家、《南國商都》主創成員
程 耀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 教 授
裴 兵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分院 院 長
翟 橙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何香凝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 師
鄭學華 深圳市包裝行業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主席
鄒志雄 廣東省廣大鄉創研究院院長
瞿 上
大業設計集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