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藝術風格能拿來過日子?恰恰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極簡主義”。當一部分人沉迷于買、買、買時,同樣也有一批人在沉迷扔、扔、扔。
像日本近些年流行所謂的“極限民”,以“斷舍離”為指導方針,拋棄了除生活必需品外的一切身外之物,從而將自己的生活也納入了“極簡”的行列。
△ 斷舍離青年喬布斯,1982年
如今的“極簡主義”,顯然不只是幾張“性冷淡”的畫面所能概括。它既被人視為一種精神境界,更有人把它當做安身處世的原則。
可“極簡”明明只是個形容詞,它到底有啥魔力從藝術領域中成功出圈,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極簡”是個萬花筒
先放飛自我盤點一下,僅僅在設計領域就有多少種“極簡”?
純粹的黑白灰、工業水泥毛坯、洋氣點的有北歐森林簡樸風、文藝的有日式侘寂簡素風、乃至中國傳統的留白簡約風等等,雖然個個兒都帶一個“簡”字,但其根植的文化土壤可以說是千差萬別。
既然如今已很難三言兩語概括“極簡”,我們索性一起從歷史中回溯一下極簡主義浪潮的前世今生。
△ 阿道夫路斯 Moller House,沿街立面
△ 阿道夫路斯 Moller House,沿街立面
用一句話來了解“極簡”的精髓,即德國建筑師密斯·凡·德·羅所說:“少即是多”。身為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他提出這一觀點本質上也是
包豪斯設計理念的延伸。
“少即是多”是我說的:頂尖設計師密斯凡德羅
體現在創作上,就是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最豐富的思想和理念,把方法、手段、材料都進行最大限度的簡化,形成純粹、無雜質的藝術效果,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這種用最基礎直抵最本質的思路,頗有些大巧不工、大智若愚的味道。
△ 密斯·凡·德·羅 《范斯沃斯住宅》1945年
△ 密斯·凡·德·羅 巴塞羅那德國館 1929年
作為世界第一所專業設計學院,包豪斯學院在1919年成立,它為現代設計確立了基本的觀念和理想。
△ 包豪斯設計學院
包豪斯的核心是“形式服從功能”,而這也是極簡設計的生命力所在,畢竟“簡”只是服務于功能的手段,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之道,被后來崛起的北歐設計、日本設計貫徹、吸收。
△ 抽象藝術家蒙德里安《紅色和藍色構成》
20世紀五十年代,二戰后的北歐五國經濟高速發展,高福利政策、高水平的公共教育為設計發展提供了基石。
北歐設計師走上世界舞臺,他們接續包豪斯的現代設計理念,為普通人設計能夠買得起的日常物品,因此整體風格尤為實用、質樸,并在設計中引入了剛嶄露頭角的人體工學。
第一把人體工學辦公Fysio椅,就是在北歐設計師庫卡波羅手中誕生。
△ 庫卡波羅 Fysio 椅
縱觀北歐式極簡,大多拋棄復雜的造型,運用高度概括的線條、簡潔直接的圖案,功能優先且貼近自然。但是顏色并不性冷淡,反倒相較日本設計更為溫暖許多。
△ BeoSound 9000 CD Player(1996)
以宜家為例,他們提出“設計”的五大元素:美觀、使用、優質、可持續性、低價,這其實也正是北歐設計的一貫特點。
△ BeoSound 1/2 Wireless Speaker (2016)
北歐之后,日本設計異軍突起。20 世紀八九十年代,平成大蕭條導致嚴重的泡沫經濟,危機令日本人開始思考設計該如何為振興本國經濟做出貢獻,無印良品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
作為田中一光與西友百貨的實驗品,它開啟了根植民族文化的產品生產、設計與成熟商業運作結合的全新模式,為日本設計走出困境提供了土壤和道路。
20 世紀末,日本設計逐步聲名鵲起,成為亞洲設計的代表,以深澤直人、原研哉、安藤忠雄等設計師和無印良品為代表,將日式極簡推向了世界舞臺。
△ Water Kettle,柳宗理, 1994
△ 為柳宗理贏得世界聲譽的
蝴蝶凳
在日本設計師手中,極簡設計得到了新的詮釋,哲學思想、禪宗文化這些精神力量被融入到設計當中,從而為“極簡”注入更深層次的思考。
從一種視覺浪潮,發展到看似可以指導現代人應對物質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生活方式,設計師們也開始希望以設計的力量為使用者帶來慰藉。
△ 日本極簡設計工作室 nendo 作品
“極簡主義”的平行世界
雖然如今只要一個作品足夠性冷淡,喊上一聲“極簡”也不能算錯。
但我們若是嚴謹定義,“極簡主義”(Minimal Art)這個英文單詞,其實另有所指。“極簡主義”這一詞由英國哲學家理查德·烏海姆創造出來,本來是貶義,用以諷刺當時為了視覺效果故意減少畫面內容的創作潮流。
20世紀5、60年代的美國,流行的是自由、凌亂、但充滿張力、以波洛克為代表的的抽象表現主義。
△ 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波洛克在作畫
那時,有一群藝術家走向另一個新極端:他們用單一、幾何、甚至機械的元素組成畫面,將一切簡化到極致:一個立方體、一張白色畫布,甚至讓人分不清這到底是材料還是藝術品,這就是當時的“極簡主義”。
△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1913年 馬列維奇
△ 伊夫·克萊因,IKB 191, 1962
△ 羅伯特·曼戈爾德作品
除了繪畫,極簡主義在音樂、雕塑、建筑、服裝等各個領域都有著相當的影響。
極簡這一創作手段之所以會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根源在于其理念中對純粹的極致追求,用極簡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創造準則。
△ 極簡主義雕塑 卡爾·安德烈作品《鋼和鎂的平面》
△ 山本耀司的極簡服裝設計
△ 三宅一生的極簡服裝設計
而將極簡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其中也有杰出的案例。典型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萬年不變的牛仔褲黑毛衣。
“極簡”貫穿在了他的產品設計和個人生活,可以說喬布斯對極簡的迷戀造就了蘋果,正是他將“至繁歸于至簡”寫入第一本蘋果手冊當中。
△ 青年喬布斯的斷舍離生活
極簡的特征
籠統地說,
極簡主義設計可以歸納出以下特點。
1. 大面積留白
“以無勝有,以簡勝繁”, 留白的目的,永遠是突出主體,從而把畫面中的主體加以強調、突出,盡可能舍棄那些繁瑣、次要的東西。恰到好處的留白,只會讓主體獲得更加強烈的表現。
△ 原研哉研究院產品包裝設計系列
△ 原研哉研究院品牌設計系列
△ 深澤直人 ±0 加濕器 2003年
△ 深澤直人為《MUJI壁掛CD播放器》
2. 簡約配色
極簡設計中,顏色同樣需要簡約,通篇“性冷淡”不是必須的,但極簡大師們更為關注黑白、冷暖,這些張力關系更為關鍵,通過直接的對比將主體突出,從而形成強大的視覺沖擊是極簡吸引人的核心。
△ 柳宗理 Elephant Stool 1954
△ 安藤忠雄的
建筑設計
3. 幾何圖形
圖形是世界上最簡約的語言。實際上,設計實質也是在傳遞一種信息,面對實際的需求,“極簡”是絕不能以犧牲實用性為代價。在如今茫茫的信息海洋之中,抽象的幾何圖形天生契合極簡風。
△ 原研哉《梅田醫院指示標志》
△ 田中一光《 日本舞蹈》 1981
△ 原研哉《長野冬奧會閉幕式節目單》
△ 無印良品的第一張海報 1980年 田中一光
4. 直白內容
“極簡”本質上是一種直指人心,最簡單的設計其實往往是最有效的。盡可能地剝離純裝飾性的設計,確保核心信息是一目了然,少即是多總不會錯。
△ 新村則人的設計海報
“極簡”并不意味著簡單,恰恰相反,而是精準、堅定地剔除多余之物,從而獲得完美和寧靜。
注:文章摘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