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主題
設計驅動 產教融合
大賽宗旨
本賽事以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意見》為指導,構筑展賽盛景,以競賽為平臺,激發藝術教育領域人才培養熱情,促進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從業設計師創意能力和技術水平,為繁榮我國創意設計事業,為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創造強國轉型做出應有貢獻。
大賽立足全國,面向世界,特設學生組、專業組兩個種類,使學生、產業一線設計師和知名大師的作品同臺亮相交輝相映,必將大大促進我國設計的教育、產業蓬勃發展,為不同的參賽者創造難得的藝術價值。
大賽將嚴格按照國際賽事標準,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審原則,以保證大賽的透明性和權威性。
組織機構
大賽組委會作為大賽的運營的決策機構,組委會秘書處具體負責大賽的方案實施。
指導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主辦單位:紡織服裝產業互聯網研究院、蚌埠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協辦單位:上海設計之都促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上海市原創設計大師工作室、上海國際軟裝設計大師工作室、長三角數字藝術國際水平教育聯盟、上海平面設計研究中心等
承辦單位:耘耕文創平臺、蚌埠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曹山國際工業設計特色小鎮
戰略合作單位:東方之星包裝印刷業創意設計服務平臺、高地教育廣場、上海劍靈信息科技公司、武漢廣益未來教育科技公司。
國內外專業支持院校:同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韓國京畿大學、馬來西亞吉隆坡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政法學院上海紀錄片學院、上海建橋學院、上海杉達學院、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等近百所高校。
支持媒體:中國網·中國視窗、東方好創意大賽網、東方網等。
設計交易服務單位:曹山國際工業設計特色小鎮設計交易平臺
評審專家委員會:主席,陳漢民;副主席,劉維亞
由國際國內高校知名專家、設計行業知名設計大師、優秀設計企業設計總監等多位專家組成。
參賽對象
(一)學生組:
1、國內外高等院校本、碩、博在校生。2、國內職業技術院校在校生。
(二)專業組:
1、自由設計師、藝術家。2、專業的藝術設計機構、藝術設計團體。3、社會上藝術、設計行業相關從業者。4、國內外大中專院校在校教師。
大賽類別
(一)設計類(學生組、專業組)1、服裝服飾設計類:
高級成衣;男、女、童裝;內衣、泳衣;服飾配件系列;包、鞋、帽、皮帶;服裝面料;紡織纖維;染織品;紡織品;絲巾、襪品等。
2、視覺傳達類:
VI形象;書籍裝幀;插畫;圖形圖案;包裝;品牌;UI交互界面;海報招貼等。
3、環境藝術類:
家居空間;商業空間;辦公空間;公共空間;景觀;展示展覽;其它空間設計等。
4、產品設計類:
日用品;文化用品;家具;家電;交通工具;公共設施;娛樂設施;玩具;機械設備;醫療保健;安全救援;智能與交互;戶外用品;運動器具;藝術工藝品;珠寶首飾;陶瓷、玻璃;漆器等。
5、數字媒體類:
網頁;交互應用;數字媒體;動漫;動畫;游戲;VR應用等。
6、影視藝術類:
微課;攝影;微電影;紀錄片;影視廣告;實驗電影;視頻包裝等。
7、非遺主題類:
非遺元素設計;非遺景象再現;非遺衍生品等。
8、其它類別9、企業命題類:
為企業服務的專項設計,詳見大賽官網。
(二) 書畫類(專業組)
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水彩等作品形式。
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
中國十大影響力設計機構
中國十大設計杰出青年單位
中國工業設計AAA信用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工業設計中心